11 月 4 日,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三楼多功能厅木艺飘香,“多彩非遗・共融共创 —— 中外艺术家进特校活动” 温情启幕。国际木文化学会秘书长苏金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希腊艺术家乔治斯・阿萨纳萨基斯、塞浦路斯艺术家安特里・帕菲蒂及温州非遗大师代表,与该校近百名师生共赴跨国非遗盛宴。活动由曾友峰主持,程页川、金阿亚分别提供英文与手语翻译,确保文化心意无障碍传递。
自2014 年两大木文化基地落户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外木艺交流已伴学子十余载。学校书记项兴平致欢迎辞,强调活动对拓宽学子国际视野、推动非遗创新的意义。

国际木文化学会秘书长苏金玲随后回顾十年支持历程,从邀请国际艺术家授课到组织创作交流,为孩子搭建多元艺术平台。苏金玲女士深有感触地分享:“国际木艺文化交流,远不止于表面的技艺互动与文化共融,它的内核,是跨越国家与语言的爱心接力,是让这份温暖的守护与非遗的传承,在不同国度间生生不息的美好模样。”

来自希腊、塞浦路斯的艺术家介绍他们对木作艺术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创作理念。
作为学校艺术总顾问,高公博大师的分享尤为动人。他坦言:“中外艺术交流不仅给孩子拓宽国际视野,更能在文化碰撞、克服创作难题中,培养他们坚韧性格,让每个孩子相信‘我能行’。”

高公博不仅分享了与特校学子的非遗传承故事,还为学校文创品牌现场题字,笔锋间兼具传统笔墨韵味与木艺刚劲,为后续 “多彩非遗” 系列文创开发注入 “校园温度”。



在随后两小时的“多彩非遗共创环节”,在美术组老师协调下,师生与艺术家分组创作:共绘木制花瓶、笔筒,复刻高公博大师脸谱图案,携手完成国画,墨色间满是文化交融温情,学生们大胆向中外艺术家提问,将奇思妙想融入木艺创作,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活动尾声,学子代表向艺术家赠送亲手制作的温州非遗“细纹刻纸”作品,细如发丝的纹路里,满是孩子们的真诚与感恩。此次活动不仅激发学子艺术潜能,更如高公博大师所言,在跨文化交流中帮孩子树立自信。未来,学校将继续以非遗为纽带,让特殊孩子在传承中绽放专属光芒。

期间,嘉宾们先后参观特殊教育传承馆、“百国之木” 展区,触摸温特校的传承温度,聆听木文化故事,深化对学校非遗特色的理解。

撰稿: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iwcs25H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