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学学科定位问题的探讨(下)

161

  请点击森林文化学学科定位问题的探讨(上)阅读前文。

4 森林文化学在林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森林自身的多重价值和人类的需求,在未来的林业教育体系中,林业包括以下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以人工经营的用材林、原料林、能源林、经济林为对象,采用现代集约经营的方法,满足社会对森林物质方面的需求。这部分林业以采摘森林树木的物质为目的,故称物质性林业或单效益经济林业,属传统林业,是最低层次的林业,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林业,包含于传统的林业教育体系。

  第二层次,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沿海防护林、农田林网为对象,不是取森林的物质性,而是发挥森林的防护和生态功能,以保护农田和草原生态的稳定性和保障国土的长治久安。故第二层次的林业也称国土防护林业或生态林业。森林生态学、水土保持学、林业生态工程等均属于这一层次。

  第三层,以城市森林、乡村森林、特殊区森林、环境森林为对象,除其中一部分(如农田林网、隔离林带)用于生态防护外,大部分发挥社会、人文方面的功能,包括消除噪音﹑调节温度﹑改善景观、丰富空间﹑提供户外娱乐等功能和价值,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故这一层次的林业属环境林业或社会林业。环境林学、农用林学、城市林学等均属于这一层次。

  第四层次,以各类绿地、公园、园林、宗教森林、森林公园、名木古树为对象。这部分森林是造园家按美学原则构建的,满足了人们对欣赏和审美的需求。故这一层次的林业也称景观林业、观赏林业或休闲林业。园林园艺、园林设计、花卉学、森林美学、森林旅游学﹑森林休闲学、森林文化学等均属于这一层次。

  第五层次,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原始森林、荒野无人区、秘境为对象。这部分森林具有原始性、古老性和多样性,是人类理智和宽容留下的一角,是自然的设计和绝版,林学家可以在这里解读自然社会学家可以在这里体味文明。这部分森林既可作为科研、教学的基地,又是人类精神的乐园。这部分森林拒绝人类的一切经营方式,显示着森林本身最精致和最巧妙的结构。自然保护区学、森林社会学、森林人类学、森林遗产学、森林哲学、森林伦理学等均属于这一层次。

  不同的社会时期对森林有着不同的诉求。在工业社会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类对森林的基本诉求属物质性的需求,符合第一层次林业范畴。工业化后期,人类的生态诉求符合第二层次林业范畴后工业时代,人类的人文诉求符合第三、四、五层次林业范畴。在未来的林业教育体系中,有三个层次的林业及其相应学科属于森林文化学范畴,这足见森林文化学在林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森林的人文价值,森林在审美、艺术、旅游、保健、休闲方面的价值,以及森林在历史、科学、教育、宗教、锻造人格等方面的价值,正以人们难以预料的速度呈现,并带动森林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社会需求的拉动下,森林文化学及其相关的学科群,在未来的林业教育体系中将日益显现其重要性。

5.构建森林文化学应注重的问题
5.1森林文化学的研究必须以森林为基础
  森林是森林文化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落脚点。换句话说,森林文化的研究必须以森林的整体性和原始性为前提。如果失去森林这一基础和背景,森林文化将难以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济性林业,保护森林的目的是为了更多、更好地采伐森林;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生态性林业,保护森林的目的是提供公共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而人文性林业保护森林的目的是为了自然遗产的保护和提供文化产品。可见,森林文化学与传统林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从外在价值而是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来确认森林的价值,是从内在的森林本身来确认森林的价值。这种非人类主义的森林观是不以人的功利标准判别森林价值的森林观,能最终保证森林和森林价值存在的恒久性。森林文化价值体系的建立将惠及社会全体成员。

5.2森林文化学的研究必须以生态思想为核心
  生态思想是森林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很显然.如果森林失去生命状态,就根本无文化可言。因此从这一意义上理解,森林文化即生态文化。而要保持文化的生态性,保持森林文化的内在活力,唯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多样性是生态学最深刻的思想之一,也是森林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不同形式、不同风格文化间的竞争,有利于激发森林文化的勃勃生机;而且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在展示自身的同时,又彪炳了一个时代的风采和自然基础这正体现了生态学的整体性思想。生态学承认对立和竞争,更注重消除和循环。在生命世界中,没有最后的胜利者,每个物种至多只是系统中的某一角色,充任某一环节的功能;生态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系统的健康稳定和有序,并使公共环境不受损害,从而体现生态的公正、公平和正义。而这正是森林文化学所追求的目标。所以森林文化学应从生态学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价值体系。

5.3 森林文化学的研究必须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中国有深厚的森林文化传统和资源。我们的祖先自认识和利用森林以来,就赋予了森林浓重的人文色彩。从远古时代开始的对神山、神树的崇拜和敬奉,到诗经》中“如松茂矣,如竹矣”的描绘和颂扬,森林在帮助人类走出文明前的愚昧的同时,始终是人类崇拜和比德的对象。从竹简文化到纸张的发明,纸媒质文化一直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森林与人类间的历史情结具有双重性,即物质性和精神性。因此,森林文化学的研究必须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寻找森林文化的根;要把散落在地方志、笔记、古籍、文书、传说、林谚、歌谣、诗词以及民间中的森林文化资料搜集起来,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和挖掘,去伪存真,古为今用,从而揭开长期遮蔽森林文化遗存的面纱,承接从远古而来的一份文化遗产。

5.4森林文化学的研究必须正视森林文化产业的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实践之树是常青的。因此,面对日益蓬勃发展的森林文化产业,如森林旅游业、花文化产业、竹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森林文化产业、乡村森林文化产业等,作为意识形态的森林文化学不能无动于衷而要适时给予理论的论证。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一2005 年森林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为47.8%,远远超过林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森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林业的一大支柱产业森林文化学必须面对这一现实,既要固守森林文化的本土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赋予森林文化以绿色、生态和环保的定位,这无疑是森林文化首要坚持的;又要迎接挑战,大胆创新,赋予森林文化以时代色彩和风貌,这也是森林文化学不应推卸的历史责任。

5.5 森林文化学的研究重心必须向实践下移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尤其是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山寨边乡,他们在认识和利用森林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丰富的林学知识, 也创造出灿烂的森林文化。这些原生态的森林文化,存在于民间文化之中,存在于少数民族文化之中,存在于乡村文化之中,存在于山岳文化之中;其种类有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工艺文化、礼仪文化、建筑文化、游艺文化等。他们是巨大的森林文化资源库,是一部活的森林文化编年史。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在这里也可以找到鲜活的形态。虽然山区的闭塞和发展滞后是其缺陷的一面,但也正因为如此,保留或基本保留了森林文化的原汁原味和质朴清新。这为森林文化的原创性研究和森林文化的绿色、生态、环保定位提供了活态样本。因此,森林文化研究者应走出书斋,把理论路线下移,向民间学习,在实践中求证创新。

5.6 森林文化学的研究必须借鉴西方文明
  西方国家对自然的态度,既理性又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尤其是工业革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之后,西方国家更加觉得需要对自然、对森林持一种人文关怀。早在1883 年德国人冯·撒利施就出版了《森林美学》专著,1910年森林美学概念被引入日本。20世纪初,西方又出现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例如,雷根的动物权利论、施韦策的敬畏生命观点、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等,都试图突破传统的伦理学范围,把道德关怀的范围引申到人以外的动物以及生物和生态环境,这便是生态伦理学。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涌现了一批生态文学作品。西方学者用现代人文视域审视人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显然比我们更早、更自觉。目前许多新的林业经营理论和观念,如林业分工论、近自然林业、新林业理论、可持续林业等,也多来自西方国家。我国林业与西方发达国家林业的差距,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的差距。因此,在森林文化研究中,广泛借鉴西方国家已取得的成果,洋为中用,在消化中吸收和创新,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5.7 森林文化学的研究必须不断创新方法
  森林文化学,即人文林学,是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又不同于自然林学。自然林学视森林为自然物,把森林看作是认识对象;森林文化学则把森林看作是崇拜和审美的对象。自然林学从认识论或知识论的角度认识和解释森林:森林文化学则从伦理或审美的角度,理解和感受森林。自然林学揭示的是森林世界的内容、本质和规律,其视域中的森林世界对人类呈现的是“现象一本质”矛盾结构; 森林文化学揭示的是森林世界的意义、价值和精神追求,其视域中的森林世界对人类呈现的是“活动一目的”结构自然林学遵循主客二分原则,以求驾驭自然:森林文化学则固守天人合一原则,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林学与森林文化学在背景、视域、目的方面的不同,导致了研究方法的差异。但是,森林文化学毕竟是林学的分支,面对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又处在信息化时代,所以其研究方法应多样化和科学化,既要考虑人文林学的特点,用直觉、经验、非逻辑的方法对森林世界进行内省和外观:又要充分利用森林生态学,用实证、逻辑、推理的方法揭示森林系统的本质和规律,并给予哲学、伦理学和美学上的概括和提升,以丰富和深化森林文化学的内容和品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为推进中国的森林文化事业、实现林业“三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2] 郑小贤. 森林文化、森林美学与森林经营[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23(2): 9395.
[3] 苏祖荣,苏孝同. 森林文化学简论[ 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4] 江泽慧.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森林文化建设[N]. 中国绿色时报, 2002-03- 15(1).
[5] 董智勇.森林: 一个永恒的主题[ J]. 生态文化,2004(3); 13-14.
[6] 胡涌,吴斌. 森林文化学及其在高等林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3): 26 29.
[7] 雷毅. 生态伦理学[ 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责任编辑:iwcs2307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