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之旅——木雕工厂参观(二)

森林文化之旅——木雕工厂参观(二)

Feb 20 2012

  位于景洪的艺术木雕工厂的作品多是利用废弃的木材拿来制作,如树根已腐烂或经雨水冲刷所留下的树干等,许多珍贵的木材目前都已经找不到。工厂主要产出的商品多为仿古家具,以中国古典家具的艺术作品作为代表。 文字:王逸宁 编辑:Pi Ning

...more
木雕在中国

木雕在中国

Oct 17 2011

  中国是一个崇尚雕刻且擅长雕刻的国度。   中国木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出现了初具雏形的木雕工艺品,是人类将智慧运用于木材加工的创举。得益于制陶工艺中的刻纹和阴刻,木雕工艺在战国时期实现了一次飞跃。历经秦、汉、唐、宋历代的千余年的发展,中国木雕在明清两代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工艺炉火纯青、技法巧夺天工、风格古拙秀雅,凸现了独特的东方民族文化。   中国木雕遍布于大江南北,因产地、选材或工艺而流派众多,最著名的是浙江东阳木雕、浙江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潮州木雕,人称“四大名雕”。   中国木雕种类繁多,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雕刻的题材主要集中在山水景色、花鸟鱼虫、文化故事、历史人物等方面,从功能上基本上可分为实用型与艺术型两种。实用型木雕主要应用在建筑、家具等装饰上,通常可分为建筑木雕与家具木雕。这些精雕细刻的木雕作品,不仅实用美观,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木雕,赋予了木材新的生命力,不仅是大师心灵手巧的艺术作品,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真实写照。中国的木雕艺术,历经千年的锤炼,在今天依然鲜活,默默诉说着人与木之间独特的情感和故事。   文字:王培文 摄影:许志福 编辑:王培文

...more
蕴含地方特色的潮州木雕--访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坚平

蕴含地方特色的潮州木雕--访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坚平

Sep 23 2011

嘉宾:杨坚平(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 记者:苏金玲 时间:2011年7月1日 地点: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苏金玲:杨老师,您好!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么好的机会,想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潮州木雕,这边是潮州木雕的一个代表? 杨坚平:对,中国四大木雕有东阳木雕、广东潮州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四大木雕各有特色,各有所侧重,比如黄杨木雕和龙眼木雕从历史到现在擅长于做圆雕;东阳木雕从明代到清代最拿手的是浮雕;潮州木雕最大的特色是多层次的镂通雕,是用一块木头雕刻出来的,它是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工艺才能把雕刻形成,材料是用樟木,樟木的特性决定它可以做多层次的镂通雕。   苏金玲:杨老师刚才给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木雕,潮州木雕选材用樟木,是不是樟木的特性特别适合做多层次的镂通雕? 杨坚平:潮州木雕除了做这类螃蟹以外还有人物,传统人物用多层次的形式来表现。潮州木雕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块木材通过细致的表现, 以当时的手法来刻画历史人物,非常有特色,因此很多美术师、艺术家对它的评价非常高,从明代到清代是潮州木雕的繁荣时期。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作品只是一种形式,这类的摆件作品在改革开放以后创造出来,成为一种大型的,可以欣赏的作品。 苏金玲:创造这样的作品在刀具运用上是不是有一种特殊的要求? 杨坚平:它除了构思的巧妙以外,还需要一种特殊的工具。雕刻这个作品需要70cm-80cm的雕刀,这种雕刀来雕刻里面深层次的第二层、第三层不容易雕,非常难弄,所以雕刻艺人既要有艺术功底,还需要有手工的表现能力,很不容易刻画出来。像这样的作品至少要做两年的时间。 苏金玲:一名雕刻艺人用两年的时间才能把它雕刻出确实不容易。 杨坚平:作品题材中的龙虾、螃蟹都是海边特色。 苏金玲:体现了潮州特色。谢谢您!   编辑:王丽

...more
采访深圳宜雅红木家具艺术品有限公司雕刻艺术家陈加国

采访深圳宜雅红木家具艺术品有限公司雕刻艺术家陈加国

Sep 23 2011

嘉宾:陈加国(深圳宜雅红木家具艺术品有限公司雕刻艺术家) 记者:苏金玲 时间:2011年7月1日 地点: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王培文

...more
采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韩赵魏

采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韩赵魏

Sep 23 2011

嘉宾:韩赵魏(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记者:王培文 时间:2011年7月1日 地点: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王培文

...more
采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桂新

采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桂新

Sep 23 2011

嘉宾:周桂新(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记者:王培文 时间:2011年7月1日 地点: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王培文

...more
云天宫木雕

云天宫木雕

May 20 2011

  云天宫位于广西玉林市,建于1998年,是一座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型仿古宫殿式建筑。   走进云天文化城,到处可以看到装饰精美的木雕。在主题展区,集贤殿内运用世界顶级的台湾桧木,荟萃了精雕细琢的历代贤人志士雕像;天然奇木馆典藏着姿态各异的稀世珍木,讲述着大自然的神秘和伟大;还有木雕工艺馆,无论潘桃盛会还是八仙聚会,每一件作品都独具匠心、栩栩如生。   这些精妙绝伦的木雕作品,在云天宫默默的诉说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摄影:许志福 文字:王培文

...more
芦山根雕

芦山根雕

Mar 17 2011

  芦山,地处四川盆地西缘,自秦代建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山川秀美,盛产木材,由于资源丰富,芦山也是雕刻之乡。芦山根雕源远流长,郭沫若曾题诗赞誉“西蜀由来多名工,芦山僻地竞尔雄”。   芦山根雕,是一种“奇”与“巧”相结合的造型艺术。它取材于千百万年前树木砍伐后遗留的根部,纹理细腻、质地坚硬、外形怪异,在艺术家们非凡的 想象力和鬼斧神工般雕琢后,成为一件件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的艺术品。芦山根雕的创作形式主要是根据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因势造形、因材施艺,集中体现其自然 美,化腐朽为神奇。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唐国富:“庐山根雕的特点是古朴、大气,真正做到了三分人工、七分自然”。   芦山根雕成功的打造出“汉魂”、“蜀根”两大主题,赋予根雕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芦山有“汉代文物之乡”的美称,汉代艺术深沉雄大,“汉魂”是对芦山的高度概括。“蜀根”即是蜀山古树之根,也是蜀文化之根。芦山根雕,正是丰厚绚丽的古蜀文化在艺术上的传承和再现。   芦山县根雕协会秘书长游程景:“芦山有一大批雕刻的艺人,他们从小作坊逐渐已经做大了,这个产业已经有一定的雏形了,政府和县委有一种意识,把它引导上一个正规的产业”。   2004年,芦山县根雕协会成立。目前,在芦山县政府的规划下,根雕产业初具规模,打造出根雕一条街,已拥有根雕业主100余家,并建成民间根雕艺术馆。   芦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华伟:“通过根雕这个产品,打造城市品牌。我们现在准备定位的是蜀根之乡,根雕之乡”。   今天,这些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东方神木,再一次容光焕发,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默默的诉说着曾经的历史。

...more

Create Account



Log In Your Account